你被这些“安全谎言”骗了多久?
冒志伟
4.9
/ 已服务车主
5915
擅长:
别克 雪佛兰 凯迪拉克
向我咨询
汽车在中国普及二三十年以来,被广大车主传播的谣言不计其数。因为消费者非常重视安全,所以很多厂家和媒体也抛出了一些关于汽车安全的观点和论调,把汽车安全作为噱头来炒作。许多似是而非的想法误导了消费者。现在...
汽车在中国普及二三十年以来,被广大车主传播的谣言不计其数。因为消费者非常重视安全,所以很多厂家和媒体也抛出了一些关于汽车安全的观点和论调,把汽车安全作为噱头来炒作。许多似是而非的想法误导了消费者。现在,我们根据C-NCAP和国外NCAP的评测测试结论,识别五种常见的“安全谎言”,还原汽车安全的真实面目。车越大越安全。车越大,车越好。那么,是不是说车越大越安全呢?很多人认同这种说法,对SUV等较大的车型情有独钟,认为其安全性相对较高。但这种想法也是不完整的。在实际道路上行驶时,并不是所有的大车都会撞上小车,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事故。对于SUV等车辆来说,发生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就是侧翻。这是因为这些车型底盘较高,行驶时稳定性差,高速急转弯时容易侧倾翻滚。我们知道,皮卡和SUV等大尺寸车型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市场份额很高,这也导致翻车事故率非常高。结论:购物车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安全气囊打不开=车辆不安全。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车辆发生碰撞事故,但车内安全气囊无一打开,导致车内乘员重伤。”言下之意,车内乘员受伤归咎于安全气囊未能打开。事故中安全气囊展开失败意味着车辆不安全,这也是错误的。我们知道,安全气囊是由火药引爆,在短时间内弹出保护车内乘员,其充气速度可达100 ~ 300 km/h,如果安全气囊在不该打开的时候打开,会对车内乘员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安全气囊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需要厂家制定严格的展开条件,保证它能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而不是伤害他们。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来判断撞车的程度,并传输和发送信号。只有当碰撞速度达到一定值(20 ~ 30 km/h)时,安全气囊才会展开。结论:好的安全气囊系统应该打开的时候就打开,不应该打开的时候就打开。低速行驶或者坐在后排不系安全带都没关系。无论是高速碰撞还是低速碰撞,对车内乘员的冲击力都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当车辆仅以40km/h的速度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车内乘员的向前力相当于从四楼扔下一袋50kg的水泥块。人体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冲击力,加上安全带的保护,乘员受到的伤害会小很多。也有很多人认为前排乘客应该系安全带,而后排乘客不需要系安全带。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日本2005年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与系安全带相比,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的可能性高7倍,死亡率高4倍。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安全带的佩戴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提高安全带的佩戴率是降低事故伤害率最有效的方法。结论:高速或低速,前排或后排都要正确系好安全带。变形越小,车身越安全。两车相撞后,很多人认为变形较小的车更安全,而变形较大的车看起来更惨烈的车就不安全。这也是谬论。汽车碰撞事故从力学角度看是一个能量转换和吸收的过程。碰撞产生的总能量与车辆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所有这些能量都将被碰撞的车辆及其乘员吸收。如果车辆本身吸收更多的能量,对车内乘员的影响就会小一些。相反,车内乘员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撞击伤害。 所以好的安全性是指尽可能保持驾驶座的完整性,依靠身体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人的目的。因此,需要利用车身充分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以保证驾驶座的安全。结论:吸能变形是保证乘员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自主品牌不安全。很多人认为自主品牌在汽车安全性上不如合资品牌。这不能简单理解为崇洋媚外,而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时间短造成的。C-NCAP在前期测试中的自主品牌表现确实较差,与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相比差距较大,这无疑加剧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型安全性的担忧。但目前自主品牌的安全性已经基本达到了合资品牌的水平,部分自主品牌车型的安全性甚至超过了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如比亚迪宋、吉利、长安CS55等。相继在C-NCAP测试中获得5星评价,并在得分上超越众多合资车型。结论:也有一些自主品牌安全性能突出。希望汽车安全测试更加公开透明,我喜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没有防撞钢梁不安全?是时候揭穿老司机的这些谎言了!
生活处处存在“老司机”这句说法一定没错,只是区别在于“老司机”藏匿在不同行业。不过,对于汽车来说,可能是他们最名正言顺的行业了。 当你买车时,老司机就会跳出来对你指教一番;开车时他又会出现对你各种教导;保养时他还会对你来指手画脚。那么这些
赖顺慧
故障维修
别被这些高大上的词语吓唬了 揭秘汽车维修保养8大谎言
汽车生活那么火热,现在汽车用品也让人眼花缭乱,光触媒除臭、纳米节油剂、制冷喷雾、无机油行驶抗磨剂……这些高大上的词语就让人心动。但是这些名字往往是诱惑你掏钱的“陷阱”,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是忽悠你的。在此,汽车大师为大家分享本周邀请了曾经在永福
陈凯楠
汽车保养
练就这几招 你就不会再被4S店骗了
315晚会曝光了其修车时的黑幕后,是不是众多车友都觉得自己曾经被骗过呢,就此以后这些骗局是否能得到遏制并改善呢,答案真不一定,我们还是想想怎么从自身方面防止这些骗局吧,靠别人不如相信自己!做到下面这些也许修车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忧心啦。。 一
罗伟鹰
故障维修
冬季开暖风费油?你被骗了吧
“如何省油”在用车的过程中几乎是逃避不掉的问题。车主们省油的经验也层出不穷,比如在市区驾驶只加半箱油,减轻车身重量来省油;再比如手动挡司机习惯的空档滑行,也是为了省油;还比如油价下降连夜去排队加油,这不是为了省油,就是为了省点钱。 不论怎
祝恒磊
汽车保养
备胎放久了就得换?又被骗了!
临近春节,不少人都准备开着自己的爱车去检修一番,让爱车也能焕然一新的过个好年。除了一些确实需要更换的汽车配件,车胎也要检查看看是否需要更换。要知道,车胎的两大天敌,一是老化,而是磨损。 轮胎老化的原因无非是跟天气和环境有关,也许是因为恶劣
祝恒磊
汽车保养
决定汽车安全性的几大误区,别再参考这些“谣言”了!
行车安全是很多车主买车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该性能无法自信判断,可参考的资料又少之又少。所以对某辆车的行车安全性认知多数都靠“老司机”们的传言。其实,很多流言蜚语都不正确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所以,今天我为大家列举几项真正决定行车
陈凯楠
故障维修
汽车越重越安全吗? 你还要被骗到什么时候!
大家买车的时候经常会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舒适感,操纵性什么的。那什么样的车才是安全的呢?国内车主很多以为钢板越厚越安全,车体越硬越安全。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如下汽车大师分享来自专业的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的答案,你有什么汽车问题,可以微
冒志伟
汽车保养
少了这些行人保护装置 你的车还安全吗?
汽车的诞生便给行人安全带来威胁,而今汽车撞人事件早已司空见惯,并且每时每刻都有汽车事故发生,汽车行人保护便应时而生,给行人安全带来有力保障。 行人安全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最先提出,国外在行人保护技术上研发较早,2004年已在外部
骆守喜
故障维修
1.7万公里,这些保养是不是全被骗了
李小兵
5.0
/ 已服务车主
5708
擅长:
点击咨询TA
别克坏了那匹马中你是怎样看待善意的谎言
侯森
5.0
/ 已服务车主
2363
擅长:
点击咨询TA
5000公里换机油真的是谎言吗
王雷
5.0
/ 已服务车主
17100
擅长:
点击咨询TA
被骗多年,机油究竟多久换
周发刚
5.0
/ 已服务车主
2291
擅长:
点击咨询TA
妻子的谎言江一斌开的奔驰型号
周友杰
5.0
/ 已服务车主
24282
擅长:
点击咨询TA
被骗多年,机油究竟多久换一次
李小兵
5.0
/ 已服务车主
5708
擅长:
点击咨询TA
被骗多年,机油究竟多久换一次
张坤
4.9
/ 已服务车主
5603
擅长:
点击咨询TA
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合成机油是谎言吗
李进春
5.0
/ 已服务车主
101245
擅长:
点击咨询TA
Copyright©2005-2023 汽车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10411号
扫码加好友咨询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