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浙商鲁冠球谢幕:集资 4000 元起家,身后留下万向帝国
鲁冠球,这个名字对于浙江人来说,那可是如雷贯耳啊!他可是咱浙江的传奇人物,从一个只有 4000 元资金的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员工 4 万余人,横跨汽车、新能源、农业、房产和金融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这可真是不容易啊!
从铁匠铺到万向节厂
1945 年,鲁冠球出生在浙江萧山宁围乡。小时候家里穷,初中毕业后他就去当打铁学徒,这 3 年的学徒生活,让他学到了不少农具加工技术。后来,他开了个铁匠铺,为村民们打造铁锹、镰刀。
计划经济时代,私营小作坊的日子可不好过。1969 年,国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办一家农机修理厂,鲁冠球这个“制造业”人才,就被公社邀请去接管不景气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他带领 6 个农民,集资 4000 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这就是万向集团的前身。
砍掉其他业务,专攻万向节
当时,宁围公社农机厂生产过万向节、船钉、铁耙、犁刀、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后,鲁冠球判断汽车行业未来会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于是他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农机厂的大部分业务,专攻万向节,并且将工厂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1982 年的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上,鲁冠球的万向节开始扬名。这一年,他亲自带队参加订货会,希望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从乡镇企业家到千亿帝国
经过近 10 年艰难的“滚雪球”之后,到 1979 年工厂门口已挂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 300 多人。不过早期这种“多元化”发展方式,使得工厂仅有的一点技术力量和资金非常分散。由于看到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决心集中力量生产汽车万向节,工厂也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砍掉工厂五花八门的业务,全力聚焦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足以证明这位乡镇企业家的敏锐市场嗅觉和超强的决策能力。
如今,万向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改革无法绕过去的人,是国务院 120 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 520 户重点企业中唯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是中国向世界名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16 家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