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磨损的一般规律 发动机气缸磨损是如何造成的?
袁智斌
4.9
/ 已服务车主
4782
擅长:
五菱 奔驰
向我咨询
发动机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机油燃烧、排气、动力下降等故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大修。在检修发动机时,有经验的修理工在拆下所有零件后,会用量规测量气缸的磨损情况,然后根据磨损状态大致判断出发...
发动机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机油燃烧、排气、动力下降等故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大修。在检修发动机时,有经验的修理工在拆下所有零件后,会用量规测量气缸的磨损情况,然后根据磨损状态大致判断出发动机损坏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处理相关零件,找出隐患,给出使用建议。在测量气缸的磨损情况时,通常使用气缸量规在六个位置测量气缸的尺寸参数:在气缸轴线的方向上,在距离气缸上端面10 mm处、气缸中间位置处和距离气缸下端面10 mm处取一个横截面,然后测量该横截面在平行于曲轴轴线和垂直于曲轴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可以获得六个值。我们称同一截面上不同方向测得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的一半为圆度误差,这就意味着同一截面上气缸的不均匀磨损。圆柱体任一方向测得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的一半称为圆柱度误差,表示圆柱体在轴向截面上磨损的不均匀性。通过比较这些参数,你会发现气缸的磨损是不均匀的。在气缸的轴向,一般表现为不规则的锥形磨损,而在气缸的径向截面,一般表现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磨损。在第一个活塞环的上止点,磨损最大,在活塞环运动区域以外几乎没有磨损。即不同位置的气缸磨损量也不同。一般前后缸的磨损量会比中间缸大。这几点是几乎所有发动机气缸的一般磨损规律。另外还有一些发动机异常磨损,比如腰鼓磨损,粘着磨损。那么发动机气缸的这种不规则磨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磨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1.气缸轴线方向自上而下不规则锥形磨损:这是正常磨损,所有发动机磨损都是这样。产生这种磨损的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和活塞上部的温度比下部高得多,所以上部的零件机械强度下降得更多,上部的润滑更困难,所以气缸上部磨损更多;中下部由于润滑好,温度低,磨损小。从上到下的锥形磨损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锥形磨损与活塞环的强度和弹性密切相关。如果活塞环弹性大,硬度高,那么气缸的磨损就会大。但是,如果活塞环的弹性太小,就会影响气缸的密封性。所以安装前一定要检查活塞环的弹性,过大或过小都不合适。2.气缸径向截面上的不规则椭圆形磨损: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种是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的运动方向会在上死点发生变化。由于此时侧压瞬间反转,活塞与缸壁的接触面突然从一侧向另一侧偏移,会导致活塞“拍击”缸壁,从而导致气缸侧压侧磨损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进气门对面的气缸壁经常受到低温气体的冲刷,温度会比较低,可燃混合气中的汽油会稀释润滑油膜,所以这个位置的磨损量一般较大。以上两个因素是造成气缸不规则椭圆磨损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在很多车都采用缸内直喷技术。喷油器横向放置时,喷出的高压汽油会直接喷到对面的缸壁上,降低缸壁温度,稀释润滑油膜。低温时甚至会形成“湿壁”效应,也会导致气缸的椭圆形磨损。 3.发动机前后缸磨损比中缸大:这也是正常磨损。造成这种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布置,前后缸的冷却强度大于中缸,导致前后缸温度不易上升,冷启动时间较长。众所周知,发动机80%的磨损发生在冷启动阶段。所以大部分发动机的前后缸磨损会大于中缸,这也是一个普遍规律。以上情况都是发动机气缸的正常磨损,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动机都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发动机工作异常时,也会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1.发动机使用寿命短,但气缸磨损一般过大: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气缸润滑不良造成的,如长期冷启动、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未安装节温器、机油粘度达不到使用要求、保养间隔时间过长等。这台发动机维修后,需要调整机油规格和使用方法,避免长时间冷车,等等。2.气缸椭圆过大:这种情况通常也称为气缸偏磨。这种磨损说明发动机经常长时间在重载下工作,导致活塞受到过大的侧向力,倒车时对活塞的冲击过大,比如汽车经常重载爬坡,经常超载,经常挂档行驶等。还有就是发动机爆燃的现象。活塞经常受到额外的冲击力,甚至在气缸内产生振荡,导致气缸在某一方向过度磨损。比如使用低标号汽油,点火时间过早,会导致发动机爆燃;还有就是发动机的部分气缸故障,如连杆变形、曲轴弯曲、气缸体变形等。这种发动机大修时需要更换曲轴和连杆,精确镗缸找缸轴。修理后需要调整使用方法,添加适当标号的汽油,避免超载。3.气缸呈腰鼓形磨损,中间大,两头小:这种磨损状态说明发动机有磨粒磨损,即有坚硬的异物进入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如果气缸上部出现磨粒磨损,说明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不够干净,灰尘过大或含有沙子等。一般是工作环境灰尘过多、进气管漏气、空气滤清器损坏或过滤不良引起的;如果气缸下部出现磨粒磨损,说明机油不够干净,杂质太多。这种情况一般是机油滤清器损坏或过滤不良造成的,使用假机油滤芯也会造成这种情况;如果气缸上下有这种磨粒磨损痕迹,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就是空气和机油过滤得不够干净。这样的发动机维修后,要加强空气滤芯和机油滤芯的保养,保证进气管道密封良好。如果长时间在多尘的环境下工作,建议加装二次空气滤清器。4、气缸表现为粘着磨损:粘着磨损俗称发动机拉缸。这是发动机严重的机械故障,会导致发动机异响,排气严重,烧油,甚至活塞堵塞。发动机拉缸的主要原因是活塞过热过度膨胀,导致活塞与缸壁直接接触,两者表面金属熔化,然后在巨大惯性力的作用下拉出划痕。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缺水或水泵故障导致发动机沸腾,或者油嘴不喷油,或者机油粘度不合适,导致润滑不良。这样的发动机在大修时要更换节温器、水泵、机油泵等部件。修理后,在使用中应观察发动机温度,以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就是以上个人总结的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磨损情况及其原因。对普通车主帮助不大,但对修理工很有用。 掌握了这些一般规律,就可以在发动机维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检查、维修和更换一些零件,做到既不浪费又不漏故障的精准维修。同时可以根据这些磨损情况给车主一些建议,有利于更好的使用和保护发动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造成发动机气缸磨损的原因有哪些?
(1)正常磨损气缸磨成上大下小的 主要原因:上部工作温度最高,且油膜不易形成,上部润滑最差。气缸径向磨损不均的主要原因:进气的吹射、冲刷作用,使缸壁的润滑油被稀释并形成较多腐蚀性成分。 (2)异常磨损 ①发动机气缸在低温、燃油燃烧不充分的条
赖顺慧
专家讲堂
发动机气缸磨损的症状 气缸磨损的原因与排除
发动机气缸磨损故障的症状:发动机缸套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000hh以上,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达不到这个使用寿命。气缸密封性、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都比正常低很多,曲轴箱窜气量增大。在严重的情况下,活塞会撞击气缸。发动机气缸磨损失效的原
郝存
故障维修
多缸发动机各缸磨损不均匀,主要是腐蚀磨损造成的 (对,错)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磨损不均匀,主要由腐蚀磨损引起。 )这个问题是判断问题,所以请判断为(正确、错误)。 答案是正确的。 是的
何永经
故障维修
引起发动机气缸套磨损的原因都有哪些?如何预防?
众所周知,气缸套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长期工作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磨损。通常由于结构原因,正常磨损是允许的,但使用和维护不当会导致磨粒磨损、熔化磨损、腐蚀磨损等非正常磨损。我们来分析一下发动机缸套异常磨损的原因。发动机缸套磨损的原因1。润滑条件差
黄文胜
汽车保养
造成发动机磨损的五大原因
研究证明,90%的汽车发动机问题都是由发动机磨损引起的。可以说,磨损是发动机一切故障的根源。发动机磨损的原因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吧。一.腐蚀和磨损燃油在发动机燃烧室燃烧后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一般每100加仑汽油会产生1-5磅氮气和硫酸。这些
冯再银
故障维修
发动机总成送修标志是气缸磨损,圆柱度达到()mm或圆度已达到0.050-0.063mm(以其中磨损量最大的一个气缸为准)
发动机总成修理标志是气缸的磨损,以圆筒度为(mm或圆度为0.050-0.063mm )中磨损量最多的气缸为基准。 a.0.125~0.175 b.0.175~0.250 c.0.250~0.325 d.0.325~0.400答案参考正确答
韩彤
故障维修
气缸套磨损的原因是什麽
据边肖了解,很多朋友对一些汽车知识了解不多。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今天边肖就给大家讲一讲气缸套磨损的原因。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可能对你有帮助。 气缸套磨损的原因有:(1)如果气缸体的润滑条件不好,会使气缸磨损,尤
庹万林
故障维修
气缸套磨损的主要原因
1缸套磨损的主要原因发动机缸套和活塞环是一对在高温、高压、交变载荷和腐蚀下工作的摩擦副。长期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工作,会导致气缸套磨损变形,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使用寿命。认真分析气缸套磨损和变形的原因,对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孟帅帅
汽修字典
发动机气缸磨损的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段普松
5.0
/ 已服务车主
23414
擅长:
点击咨询TA
发动机链条断裂,造成气缸轴槽磨损
张万东
4.8
/ 已服务车主
76628
擅长:
点击咨询TA
发动机气缸磨损
可以拆掉火花塞,用内窥镜观看。检查缸内是否磨损
邱自军
4.9
/ 已服务车主
7570
擅长:
点击咨询TA
发动机气缸的磨损程度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刘成
5.0
/ 已服务车主
2388
擅长:
点击咨询TA
汽缸磨损的规律是什么
孙新光
5.0
/ 已服务车主
3400
擅长:
点击咨询TA
气缸磨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杰
5.0
/ 已服务车主
2326
擅长:
点击咨询TA
机体受损和气缸床垫子之间有磨损,可能造成发动机高温吗
何潇
5.0
/ 已服务车主
2049
擅长:
点击咨询TA
Copyright©2005-2023 汽车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10411号
扫码加好友咨询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