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中巴、夏利坨,那些渐行渐远的交通工具
如今,长沙人民的出行工具真是五花八门:私家车、地铁、磁悬浮快线……它们给大伙带来了方便、快捷、拉风的美好感受。而那些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大行其道的交通工具——的士、中巴、夏利坨,早已淡出哒人们的视野。不知怎的,的士、中巴、夏利坨常不由分说地把我带回到那些时代。
的士,老百姓的“贴心小棉袄”
的士,即人力后三轮车。的士解决了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犹如一条条小舟一般游弋在城市的小街细巷。的士何以得名,无从考查。我以为,咯缘于长沙人的创新精神。你想,出租车可以叫的士,三轮车为何不能叫的士?的士不是需要两脚踩吗!你站在巷口,喊一声“的士”,那架势与派头一点不亚于坐出租车的人。片刻的工夫,一辆的士便立刻朝你驶来,的士师傅问道:“老板,到哪里去啰?”我祖父的邻舍林大娭毑的满崽六宝(我称其为六叔)就是的士师傅。那个时候,表妹和我在市青少年宫内艺术班学习。我俩一般由祖父接送。可要是祖父祖母冇空的话,老人家就会请六叔负责接送。六叔一边骑着的士,一边不时地叮嘱表妹和我坐稳抓紧。前几日,我从单位出来,坐上 106 路公交车去图书馆。当我上车刷卡后,只听到司机朝我喊哒一声:“飞狗狗(我的外号)。”我抬头一瞧,咦,咯不是六叔吗?他若是不笑,我还认不出是他。毕竟,我们已十几年冇见哒!咯次,我坐的不是的士,可六叔依然喊哒一句:“飞狗狗,坐稳哒呐。”
中巴,长沙人的“亲密伙伴”
中巴是中型巴士的简称。在长沙坐中巴,一句“踩一脚”是省不了的。因为你到目的地后,非下车不可。我记得,客居香港那段时间,有几次坐中巴(香港人称之为小巴),到哒目的地后,“踩一脚”三个字都到哒嘴边,硬是被我收哒回去,随后说哒一句“有落”(有下)。咯声“有落”,口音地道,却毫无情趣可言。那个时候,长沙的中巴遍布整个公交车线路。可白天五一路是个禁区(晚上可以行驶)。从火车站发出的中巴车上的售票员一般操着一口长沙塑料普通话:“往肚里走,肚里捞空的。”咯句话,使得长沙人忍俊不禁,而那些异乡人却是听得一头雾水。
夏利坨,实惠的代名词
夏利坨,在长沙一度成为的士的代名词,当然也有车主将其作为私家车来开。如果有人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夏利坨,那我的答案是“实惠”。可不是吗,夏利坨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还比较省油。长沙人对夏利坨的喜爱程度,从对它的称呼,便可见一斑。在长沙作为的士的夏利坨,几乎都有统一的装扮——红身银顶。有一次,我在先锋厅看到十几辆接客的夏利坨,清一色的红身银顶,那场面真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