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集团破产调查:昔日“明星”民企为何濒临破产?
力帆集团,曾经的“明星”民企,如今却面临破产的边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力帆集团的辉煌历史
1992 年,尹明善在一间农房里创办了力帆集团。经过多年发展,力帆成为全国摩托车制造和出口龙头企业之一。鼎盛时期,力帆集团涉足多个产业,国内外子公司达一百多家。
力帆集团的危机
然而,近些年力帆集团企业家族式管理弊端凸显、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加之客观环境变化等诸多原因,力帆汽车国内市场缺乏竞争力、产销量断崖式下跌,赖以支撑的海外市场也遭受重大损失,汽车全口径销量由 2017 年的约 13 万辆降至 2019 年的 2 万多辆。传统燃油汽车发展面临困难后,力帆大规模举债投资新能源汽车试图谋求战略转型,前后投入约 50 亿元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整车,但因产品质量、设计定位、技术路线等缺陷,基本无法正常销售,外加共享汽车业务巨额亏损,战略转型以失败告终。同时,力帆金融、物业、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收益较小,摩托车业务虽有盈利,又无法弥补汽车板块亏损,2017 年以来力帆集团债务问题日益显现。
力帆集团的自救与失败
为自救,力帆集团在有效资产全部抵质押、基本丧失正常融资能力后,饮鸩止渴大规模采用财务票据、民间借贷等高杠杆融资,年财务成本高达 15 亿元,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主业停滞的危机。2018 年,重庆市通过协调金融机构融资、收储力帆厂房土地、对接其他企业开展合作等方式为力帆集团纾困,但收效甚微。
力帆集团的破产重整
面对力帆集团破产风险,重庆市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引入吉利作为战略投资方,在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下,仅一年多时间,通过司法重整不但平稳“拆弹”,还引入吉利换电新能源汽车产业“金蛋”和一批知名专业中介机构落户。“濒死”力帆如何涅槃重生?这一样本案例对地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型民企重整脱困有何借鉴启示?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