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是否会被拘留
赖顺慧
4.9
/ 已服务车主
4905
擅长:
福特 宝骏 别克
向我咨询
1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会被拘留吗?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是否会被拘留的信息,让我们跟随边肖站一起了解一下吧。1.轻微交通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

1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会被拘留吗?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是否会被拘留的信息,让我们跟随边肖站一起了解一下吧。1.轻微交通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的行为。因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无责任而离开现场、报案后未尽到现场等待处理的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弃车返回等八种情形,将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很多司机朋友,尤其是新手司机,往往认为“小扭打”这种小事故无关紧要,但往往很多被扭打的车主会选择报警立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交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下罚款,也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也会面临行政拘留。事实上,逃跑的危险不止于此。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毁灭、伪造现场、毁灭证据,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确定的,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事故的驾驶人可能没有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交通事故责任无法确定,驾驶人将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所以,发生小事故的时候,司机朋友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脱离危险并不可怕。轻微损失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处理,但不得以逃逸来逃避责任。2.交通事故理赔有时间限制吗?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按照下列时限进行: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2、因交通事故复杂不能按期鉴定的,必须报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天、15天、20天。《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在交通责任认定后作出。3.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接到重新认定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4.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作出后,应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分别送达申请人和原责任认定部门。原责任认定部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后,应在5日内向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公告重新认定决定。3.交通事故处理有哪些技巧?1.一方负全责的事故处理。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双方对事故责任无争议,一方负全责的,可采取以下程序:(1)向投保公司报案,索要报案号码;(2)事故双方选择就近的交通事故处理中心解决;(3)快速中心检查和损害评估;(4)根据定损结果确定赔偿金额,由责任方直接赔付,并向快递中心取得赔偿凭证;(5)责任方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索赔;2.双方负同等责任的事故处理。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双方对事故责任没有争议。如果双方承担同等责任,可以采取以下程序:(1)责任方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要求保险公司现场定损,赔偿方式为自赔;(2)保险公司现场查勘定损后,110报警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时拘留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时驾驶机动车的;2.将机动车交给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的;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4.机动车行驶速度超过规定速度50%的;5.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6.违反交通管理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7.故意损坏、移动、改动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8.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堵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2.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同时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处15日以下拘留。以上是整理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2轻微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路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很多。如果及时小心,交通事故难免会因为突发状况而发生。但也有人因为害怕发生交通事故后承担责任而开车离开。那么,轻微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理呢?下面请看看边肖.关于如何处理轻微交通事故逃逸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边肖。一、轻微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条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管所将在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记录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备案。交通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从重处罚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至-7年有期徒刑。如果逃逸者死亡,将被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期限1。轻微交通事故最长处理期限为5天。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车辆最长不超过40日,责任认定期限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三、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流程1、拍照、移车。小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确定事故双方的责任,然后查看对方的驾驶证和车辆手续。车辆手续包括:车牌、年检、行驶证、交强险等。拍照是快速处理的重要证据。照片要求一张能说明事故现场的照片,一张能说明事故发生地点的全景照片,几张车辆接触部位的特写照片。最好能拍下司机和涉事车辆的照片。把车开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然后打开双闪,在适当的距离设置安全警示装置。如果能快速处理,但没有及时移动汽车,没有设置安全警示装置,警察到达现场后会受到相应的处罚。2.向交警和保险公司报案。打110报警电话

3.向交警快速处理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双方将保险单、驾驶证、行驶证提交到附近的快速处理中心,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然后由派驻交警队的价格公司对受损车辆的损害价格进行评估。双方会交换联系方式,然后就可以分开走了。4.去修理厂或4S修理厂修理车辆。双方到各自的修理厂和4S修理厂修理损坏的车辆。修好后,他们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并向修理厂支付发票。双方都有责任的,按照责任比例分担。如果一方不支付修理费,车主只能先行垫付,拿到发票,把车拿出来,要求对方赔偿。修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价格定的和修理厂或者4S店定的价格不一致,修理厂或者4S店定的价格比较高。这时候可以再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进行额外的损失。5.提交材料向保险公司索赔。资料齐全后,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有的修理厂是保险公司的指定修理厂,修理厂可以代理理赔。以上就是边肖为您介绍的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如何处理及相关法律知识。从以上内容可以知道,交通肇事后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刑事责任。所以,轻微交通事故后建议及时报警,千万不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而逃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会拘留吗
1轻微交通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的行为。因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无责任而离开现场、报案后未尽到现场等待处理的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弃车返回等八种情形,将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很多司机朋友,尤其
孟帅帅
汽修字典
肇事逃逸是否会被刑事拘留
1交通肇事逃逸是否会被刑事拘留的法律分析: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也可以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但不被刑事拘留。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拘役最高可达37日。法律依据:《中华人
黄长春
汽修字典
交通肇事逃逸会拘留吗
1交通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法律分析:是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冒志伟
汽修字典
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
肇事逃逸会被拘留吗?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拘留。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对肇事逃逸的驾驶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骆守喜
汽修字典
交通事故会被拘留吗
1交通肇事会被拘留吗?一般的交通事故,责任人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责任人在交通事故中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则可能被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属于行政处罚的,行政拘留不超过15日,并处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
骆守喜
汽修字典
轻微肇事逃逸私了还拘留么
1轻微肇事逃逸:法律分析:一旦发生逃逸,不管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公私利益,都会拘留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1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
祝恒磊
汽修字典
交通事故被拘留会不会留案底
1交通肇事拘留会留下犯罪记录吗?治安拘留和行政拘留不会留下犯罪记录。实施犯罪行为,被人民法院认定有罪并判刑的,都会留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一旦产生,就无法抹去。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封存有关犯罪记录。法律依据:《中
陈凯楠
汽修字典
交通肇事逃逸拘留吗
1交通肇事逃逸拘留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予以拘留。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对肇事逃逸的驾驶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
陈凯楠
汽修字典
Copyright©2005-2023 汽车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10411号
扫码加好友咨询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