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十级鉴定标准
罗伟鹰
4.9
/ 已服务车主
2679
擅长:
东南 长安 一汽
向我咨询
1交通事故伤残十级鉴定标准交通事故如果后果严重,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残。造成伤残后,人家会做相关伤残鉴定,方便协商赔偿事宜。鉴定分为十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鉴定标准都不一样。下面就让边肖为大家带来交通事故伤...
1交通事故伤残十级鉴定标准交通事故如果后果严重,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残。造成伤残后,人家会做相关伤残鉴定,方便协商赔偿事宜。鉴定分为十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鉴定标准都不一样。下面就让边肖为大家带来交通事故伤残十级鉴定标准的相关内容。让我们来看看。一、交通事故伤残十级鉴定标准(一)。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1。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轻度受限;2.外伤性癫痫,可通过药物控制,但脑电图有中度改变;3.轻度失语症或构音障碍;4、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5.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6、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力障碍;7、偏瘫或轻偏瘫浅感觉游离性丧失8、一肢完全感觉丧失9、节段性完全感觉丧失;10.影响阴茎勃起功能。(2)头面部损伤:1。一只眼低视力1级;2、单眼皮下垂或畸形;3.中度视野缺损(直径小于60);4.泪小管损伤,留泪;5.眼内异物滞留。外伤性白内障;7.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8.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颗以上;9、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颗以上;10、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轻度张口受限;11.舌尖部分缺失(或畸形);12.一耳中重度听力障碍;或双耳中度听力障碍;13.一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14.鼻尖缺失(或变形);15、面部瘢痕形成,面积大于6平方厘米;或面部线状疤痕超过10cm16.面部细纹疲劳痕迹(或色素明显变化)面积大于15平方厘米;7.头皮没有40平方厘米以上的头发;18.颅骨缺损4平方厘米以上,遗留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或颅骨缺损6平方厘米以上,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9、颌面骨及软组织缺损8立方厘米至[1]。(3)脊柱损伤:1。颈椎或腰椎变形,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2.胸椎畸形愈合,轻微影响呼吸功能;3、胸椎或腰椎压缩性骨折三分之一以上。(4)颈部损伤:1。疤痕形成,颈部活动能力丧失10%以上;2.轻微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3.颈前三角区疤痕面积20多平方厘米。(5)胸部损伤:1。女性乳房的部分缺失(或畸形);2、4根以上肋骨骨折;或2根肋骨以上;3.肺破裂修复术;4.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6)腹部损伤:1。胃、肠和消化腺破裂的修复;2.胆囊破裂修复术;3.肠系膜损伤的修复;4.脾破裂修复术;5.肾破裂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的修复;6.膈肌破裂修复术。(七)骨盆损伤:1。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2.骨盆畸形愈合;3.一个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缩;4.一条输卵管缺失或闭锁;5.子宫破裂修复术;6.一侧输尿管严重狭窄;7.膀胱破裂修复术;8.轻度尿道狭窄;9、直肠、肛门损伤,瘢痕形成,排便功能障碍。(8)会阴损伤:1。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25%以上;2.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影响功能;3.一个输精管缺失(或闭锁);4.一个睾丸缺失或完全萎缩。5.阴囊损伤,疤痕形成50%以上。(九)外阴、阴道损伤引起的阴道狭窄,影响功能。(10)、因身体损伤造成:1、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以上;2.双手感觉丧失25%以上;3.双上肢及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以上;4.一只脚足弓结构受损1/3以上;5.双足十趾缺失(或残疾)20%以上;6.上肢长度差大于4cm7.下肢长度差大于2cm8.四肢长骨骺板以上线形骨折;9、一肢功能丧失10%以上。(11)皮肤损伤造成的瘫痪痕迹达到体表面积的4%以上。二。残疾限制 对治疗终结有异议的,办案机关可以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为治疗终结。伤残等级一般应在各种因素直接造成的损伤或损伤确实引起的并发症治疗后进行鉴定。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根据伤情部位和情况,把握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1.对于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损伤,如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视听功能障碍、关节功能障碍、毁容,以及可能影响鉴定结论的并发症,在并发症和后遗症确定之前,不宜过早委托伤残鉴定。否则伤残鉴定等级低于实际伤残等级,对伤者不利。2.对于不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损伤,应在治疗结束后,即出院后立即进行委托的伤残鉴定,因为有些疾病尤其是脑损伤、神经损伤恢复快,时间延误会导致伤残等级降低,甚至无伤残等级。3.对于需要二次手术的伤者,应在第一次手术完成出院后立即进行伤残鉴定,这对伤者是有利的。如果等到第二次手术做完再做伤残鉴定,这个时候伤者往往已经没有伤残等级了,伤者基本得不到赔偿。有些受伤的人要等钢板取完才能做伤残鉴定,大部分都没有伤残等级。4.但有些地方法院要求内固定的伤者只有在采取内固定后才能做伤残鉴定。当事人提前作出鉴定的,伤残鉴定无效。所以,伤者在做鉴定前应该咨询律师。三、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如何选择鉴定机构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不同地区司法鉴定机构的伤残评定等级差异较大,同一地区司法鉴定机构的伤残评定程序和标准也不一致。一般来说,当事人只能在受伤地或者住院地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因此,当事人在选择司法鉴定机构时要非常谨慎。1.选择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具有法定资质的评估机构作出的评估结论合法有效,法定评估机构超出登记业务范围作出的评估结论无效。所以要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果精神病鉴定必须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这样的鉴定结论将是合法、准确、可靠的。据《华夏时报》 06 01报道5月25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康被农用车撞伤赔偿一案。原告康要求被告李剑河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15万余元。在答辩阶段,被告代理人向法院提出抗辩,称原告要求赔偿的最重要依据是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作出的伤残鉴定。但据她调查,鉴定中心没有鉴定资质,所以伤残评定无效。法律依据是,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本决定将于2005年10月1日生效。103010第七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接受社会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庭审结束时,法官表示,根据被告的答辩和法庭的调查,认定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不具备鉴定资质。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提供的伤残鉴定。以上案例提醒我们,如果你打算申请公安交通警 如果选择了鉴定机构,虽然其鉴定水平很高,但并不权威,需要重新鉴定,得不偿失。所以,鉴定机构的选择一定是声誉卓著、公正的司法鉴定机构,其司法鉴定很少甚至基本不会被推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1交通事故十级伤残鉴定标准:1。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外伤性癫痫,药物可控制,但脑电图有中度以上改变;轻度失语症或构音障碍;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视觉障碍,如斜视、复视、视错觉和
冒志伟
汽修字典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工伤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伤残军人优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条例》制定的,用于进行工伤和疾病残疾的评估和赔偿。车辆事故是造成工伤和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汽车领域内的职业故障和工伤也会适用该标准进行伤残鉴定
骆守喜
汽车知识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伤残鉴定标准2023
近年来,车辆事故频繁发生,导致伤残人士不断增加。为切实保障伤残人士权益,国家出台了《车辆交通事故伤害类别与程度的划分》规定,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标准就是“十级伤残鉴定标准”。首先,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伤害直接导致人体器官或组织永久性或长期性缺陷或
骆守喜
汽车知识
交通事故最新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1最新交通事故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交通事故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如下:日常活动能力略受限,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社交能力略有限。不构成伤残等级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后续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财产损失、抢救费、鉴
骆守喜
汽修字典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2023年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导致了许多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十级伤残鉴定标准的制定成为了一个必要的问题。在汽车事故赔偿中,认定伤残等级对于受害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对于保险公司和车主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祝恒磊
汽车知识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在汽车行业中,发生交通事故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当事故导致被保险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时,伤残鉴定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伤残鉴定旨在评估被保险人在事故中获得的损伤程度,以便确定相应的赔偿标准。在中国,伤残鉴定标准有十级,从轻度到极重度。其
骆守喜
汽车知识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一览表
在汽车领域,伤残鉴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伤残鉴定标准则是评定伤残程度的依据,在鉴定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以及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一览表。一、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
骆守喜
汽车知识
交通事故二级伤残鉴定标准
1 .交通事故二级伤残鉴定标准。最近,很多人对交通事故二级伤残鉴定标准的内容感到困惑,他们一直在咨询边肖。今天,边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来解决这一问题,希望能帮助您解答您的疑问。二级伤残鉴定标准(1),脑、脊髓、周围神经损伤:1。重度精神发育
黄长春
汽修字典
华泰宝利格交通事故去哪里鉴定损伤程度
莫正旺
5.0
/ 已服务车主
11927
擅长:
点击咨询TA
交通事故自己全责能认定工伤吗
巩祥鑫
5.0
/ 已服务车主
3001
擅长:
点击咨询TA
Copyright©2005-2023 汽车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10411号
扫码加好友咨询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