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大师手机版 联系我们

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未来越野车车身结构趋势会不会都是承载式?
展开

孙剑
5.0
/
已服务车主
89031
擅长:
问题没解决,没看懂?来问我吧
咨询
mechanic_avatar
你好朋友,不会
相似问题
相关推荐
只看楼主 最近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脱轴”帖,涉及车辆是通用的新英朗、昂科威、新科鲁兹、威朗、宝骏560和宝骏730等。简扼明要,这些车都陷入了脱轴的窘境。原因是分体式控制臂衬套结构为设计缺陷,而且分体式结构涉及到三份新专利,拥有者分别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和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竟然是专利技术,竟然造成了如此严重的设计缺陷。通用的这种分体式结构承受不了车辆在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当中受到的力。分体式的设计有致命的地方,其依靠两端的螺栓来固定两根短轴。事实上,再紧固的螺栓在受到足够强大的力时,都可能发生旋转。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脱轴车辆分体式结构的两根短轴均从衬套结构中脱离出来,两端的固定螺栓均发生了旋转。有的短轴轴还发生了严重的变形。分体式结构在受到足够冲击力时,销轴发生形变,就会从衬套中脱离出来。前悬架下摆臂和副车架分离,前驱动半轴会从内球笼脱出。接下来就是方向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开始只是怀疑,后来通用的行动更加说明了一切(分体式结构的发明省去了原先一体式结构两端的支架,有效地减少了车身重量。同时,分体式结构较传统一体式结构更省成本。)意识到分体式结构的缺陷后,上汽通用抓紧时间研发了新的一体式结构。新上市的凯迪拉克XT5便用了新的一体式结构。”有车主认为,这是上汽通用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但截至目前,通用旗下采用分体式结构的车辆已然售出上百万辆。问题来了,既然分体式结构技能减轻重量又能节约加工成本,为什么这项专利技术不沿用呢。新车型都改回了一体式结构,通用也是狠狠的抽了自己一记耳光。没有明确承认,但是已经默认。更加致命的是-----脱轴的发生还需要一些条件。大量重复的加速、减速或转弯会对分体式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使两根短轴发生变形,直到力量足够时候才会脱落。也就是说平时你几乎检查不出来,脱轴是疲劳累积产生的。这样更加意外。迄今为止通用方面没有任何的官方说明和不就措施。试问想买通用车的还敢买吗???买了通用车的人还敢开吗???开着上路安全还有保障吗???----希望这个帖子可以置顶,让更多的人看到。引起通用官方的注意,尽快解决这一致命的设计缺陷,还通用一个好声誉。
颜旭
5.0
/
已服务车主
15688
擅长:
点击咨询他
你可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自主MPV! 长安凌轩正式公诸于世了,你可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自主MPV! 长安凌轩正式公诸于世了,这是长安汽车旗下的全新MPV车型,新车定位跟宝骏730一样,都是一款主打家用的MPV。第一次亮相,主要目的还是带着大家好好地把这款凌轩里里外外看一遍摸一把! 先看新车的造型,凌轩的前格栅采用的是镀铬横幅式设计。大灯造型还是有几分犀利感的,里面除了带透镜的灯组之外,还融入了LED日间行车灯。下面保险杠雾灯周围的造型还是比较时尚潮流的,营造了一定的运动感。 车尾相对比较简洁,大灯采用了连体式设计,不过中间的连接灯带是不会亮的,仅起到装饰的作用。 凌轩整个车身的线条感非常足,特别是发动机舱盖,看起来挺动感。新车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30/1795/1730mm,轴距为2760mm,比起长安商用的欧尚尺寸要更大。新车采用的是2 2 3的座椅布局,这样一来,比起2 3 2的布局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凌轩的空间便利性和灵活性都会更有优势。 长安凌轩的内饰属于简单舒适型,档次和质感主要体现在用料shaang,采用双色搭配的设计风。中控台、门板大部分地方都用到了皮革材料包裹,还有木纹、金属拉丝的装饰板。营造出来的档次感非常到位,这也正是国内这个级别MPV消费者追求的东西。 可以看到,新车还有多功能方向盘、一键启动、中控大屏幕、皮质座椅、后视镜电动折叠、车身稳定系统、发动机启停、倒车雷达、全景天窗、车载语音控制系统、侧方位摄像监控和倒车影像等等。 新车配备的是单温区空调,不过凌轩考虑得很周到,给后面两排都给配上了空调出风口。第三排座椅也支持比例放倒,后备厢还配有12V电源接口,在实用和舒适性配置上,长安凌轩考虑得是非常贴心周全的。 长安凌轩搭载了两款发动机,分别是1.6L和1.5T发动机。其中1.6L跟长安逸动身上的是同款,最大马力125匹,最大扭矩160牛·米,匹配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1.5T则是长安最新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的是6挡手动和来自爱信的6AT变速箱。 最新消息,长安凌轩会在今年6月份正式上市。从定位和设计理念来看,长安这款全新MPV主打的还是家用市场。而10万块钱级别的家用MPV竞争对手还是非常多的,最直接的无非就是宝骏730了。不过相比之下,长安凌轩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提供自动挡选择,而这款自动挡还是来自口碑和可靠度都非常高的爱信6AT。 网友热评: @一天一天:这车外观内饰的风格其实和宝骏730差不太大,如果定价也差不多,凭着这个自动挡,就比宝骏730更有优势了。 @GK5第八代:最大的优势是有自动挡的,而且是六速自动的,估计价格和宝骏差不多的话销量还是可以的。 @企鹅大将军:可以出个六座的,又能拉人,又能拉货,六年免检多好。
候亚宝
5.0
/
已服务车主
8039
擅长:
点击咨询他
车型是雪佛兰2015经典款科鲁兹slmt手动,15年5月购买,目前行驶13000公里,2015年冬天由于新疆乌鲁木齐降雪量过大陷车(由于原厂离合器就过高,不好掌握),把离合器给烧了,明显的焦糊味,从那以后就感觉动力明显下降,离合器有打滑现象,离合器变高(可能是心里原因),16年夏天由于4s店更换离合器三件套费用太高,报价超过3000元,所以选择了在外面更换离合器三件套,找了一个还算比较有规模专修大众的二类厂,1300元换了压盘和离合器片,我问为什么不换分离轴承,修理厂告诉我分离轴承是好的。换好后开了两天,感觉出现以下问题, 1.打火时着车不平顺,着车一瞬间有“哐啷”声,伴随着这一声,会明显感觉着车的瞬间震动一下。2.热车,关窗户,开空调,开大灯,会有怠速下降,怠速不稳,而且有“阁啷啷啷...”的声音,后面越来越严重,车内任何电器都工作的情况下,热车空挡怠速都会出现怠速下降,怠速不稳,而且有“阁啷啷啷...”的声音,而且越来越频繁严重(这种现象踩下离合器后异响消失)。3.行驶在稍有颠簸的路面,发动机舱内就会传来“哐啷哐啷...”的声音,感觉机舱内有什么东西快散了。 半个月后又回到这家修理厂告知问题后,再一次抬变速箱检查,最后告知我是分离轴承坏了,我说第一次让你们换你们不换,修理的师傅反正理由很多。第二次抬变速箱更换分离轴承后在颠簸路面还是偶尔会有异响,但是不太明显,就没在意,其余问题全部消失(由于自己的时间问题,两次抬变速箱我都不在现场)。 就这样又过了3个月左右,感觉之前的3条问题又出现了,只是没有以前那么明显,问题时有时无。热车怠速的时候不管用不用车内电器都会时不时的出现怠速不稳,机舱传来“阁啷啷啷...”的声音,如果保持原地不动声音会一直存在(车开起来异响消失),有时踩下离合异响就会消失,松开离合声音又回来了,有时踩下离合声音依旧存在。有时一开空调怠速立马下降会伴随有“阁啷啷啷...”的声音(感觉车辆在某种角度下问题就会出现),有时又没有,走在颠簸路面有时候机舱内会有“哐啷哐啷”异响,有时候又没有,车内空调打开后机舱内又偶尔会有“叮当当”的声音,怠速有,有时候过减速带也有,而且一开吹前挡风模式(不开压缩机)怠速会突然升高到900转,过几十秒回到800转,反复循环,换成吹脚或吹头模式现象消失(这种情况以前没有)。 上个月去4s店保养,检查了节气门也正常,现在怀疑之前的那个修理厂是不是把原来坏掉的分离轴承修了一下又给我装回去了,或者是他们哪个地方没有装配到位。在网上查了一下说是踩下离合有声音就是分离轴承坏了,不踩离合有声音就是变速箱一轴轴承有问题,我的情况是有时候热车怠速踩下离合异消失,松开离合异响出现,有时候踩下离合异响还是存在。 很迷茫,就这样开着。所以求助汽车大师,帮我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或者给我推荐个靠谱的修理厂。 描述的比较多,麻烦了。
建议去大一点的修理厂具体检查下,拨叉一定要看看,如果回位不好,即使您换上新的分离轴承,也使用不了多长时间
钟文波
4.9
/
已服务车主
11876
擅长:
点击咨询他
最易出事故的几个驾驶错觉因为,在高速上,人的视线看的更远,对高速行驶的速度已经有个惯性的认识。在上路,除了速度错觉之外,还有不少错觉,下面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开车都有哪些错觉以便我们的应对。一、速度错觉不同的车,速度也不一样,而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大多是根据观察到的景物移动作参照物来估计车速的,并不是完全依靠车辆自身车速表的指示针来操作车辆。这样,景物移动的多少会导致驾驶员对车速的不同判断。例如:在市区道路上对车速易于高估,在原野道路上易于低估;在加速时,易于将低速高估(这样在超车时会延长超车距离);在减速时易于将车速低估,以致转弯、会车时因车速过高而发生危险;应对方法:长时间以某一速度行驶后会对该速度产生适应,对其余速度易于错估,特别是误将高速低估的情况非常危险,从高速进入市区后,这种感觉会尤为明显,以为自己很慢,实则还在一个很高的速度上。所以建议高速行驶不要长时间驾驶,定时一定要停车进入服务区进行休整再上路。二、距离错觉行驶在路上,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样的距离,白天看起来近,而在夜间及昏暗的环境感觉远;前面是大车的感觉距离近,前面是小车的感觉距离远;路上参照物多时感觉距离近,参照物少时感觉距离远;会车时,无论两车的速度差有多大,总是感觉会车地点在两车距离一半处等。应对方法:为安全起见,可采用行车间距的米数和车速的千米数相同的方法加以预防,如:60km/h的车速时,与前车要保持60m,如果是夜间行车请进一步加大车距;会车间距一般为1.5m左右;勤观察路边界标。当然保持车距在中国的问题就是总被 插队,让人非常不爽,不过这应该好过发生事故不是。三、弯度错觉按照科学要求,公路是没有笔直的。公路的自然弯度和人为弯度,才使公路四通八达。驾驶员在公路上行驶的快慢,经常随公路的弯度而改变。变速的程度如何也会造成错觉。测试表明,一般对于未超过半圆的圆弧,驾驶员往往感觉到的曲率半径总是比实际的小,圆弧的长度越短越感到曲率半径小。应对方法:在连续转弯的山道上行驶,即使同一曲率半径,驾驶员也会感到山区比平地容易转弯,所以在行驶中高速连续急转弯是很危险的。行车中要注意在弯道须留出足够的空间,降低车速,防止后轮脱离路面或发生碰撞事故,尤其是在下山过程中,要注意连续转弯中可能产生的转向不足。四、坡度错觉在距离很长的坡道上下坡,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觉:产生好像是在平路上行驶的感觉;在下长坡接近坡底、坡度变得越小的时候,会觉得已变成上坡,若这时加大油门,车速会更快;在上坡途中坡度变缓时,往往也会以为已变成下坡,若这时减小油门,易使车辆溜坡。应对方法:在上下坡之前,切记要试一试刹车,同时为防止坡度错觉,可以常观察坡道上的标志牌,感觉发动机的声音和利用好挡位等。五、光线错觉太阳光、反射物体的亮光、夜间行车时远光灯的强光、会车时的仰光都会使驾驶员的视觉一时难于适应,造成光线错觉。如平头车的明亮车窗、阳光(参配、图片、询价) 下路旁树木交替变换的阴影、原野上积雪的反光、进出隧道时光线的变化等,都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眩晕(眼睛一时不能适应)形成光线错觉,从而导致操作失误。应对方法:在行车中应尽量避免光线变化的刺激,避开强光或明亮的物体,如霓虹灯、玻璃墙上镜面反射等。在遇到光线频繁变化时,比如对向远光灯晃眼,应立即减速慢行。
黄宇元
5.0
/
已服务车主
2809
擅长:
点击咨询他
最轻松快捷的维修车辆小技巧在此前的汽车讲堂中,为您介绍了一些汽车的基本构造,知道了构造,判断汽车故障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尤其在自驾游的时候,掌握一些维修方面的基本技巧,能节约很多时间与钞票。在日常使用中,汽车的常见故障主要是:无法启动,怠速爱熄火,有异响,某一车速时方向盘抖动,轮胎非正常磨损,车身非正常晃动,尾气有异常,车内有异味,油耗异变,等等。这些故障,有些仅需举手之劳便能解决,有些纯属驾驶不当导致。部分昧着良心赚钱的修理部门,借着车主对汽车知识的匮乏,往往借机把修理扩大化,比如,我曾见到一位车主前去修理空调不凉的毛病,修理工为她更换了一个压缩机总成,结果问题并未解决,后来检查,发现故障仅仅在于温控开关。无法启动转动钥匙,启动机(俗称马达)没反应,最大的可能是蓄电池没电了;如果听到“哒哒”声,但发动机发动不起来,最大的可能是蓄电池电力不足,不足以带动发动机运转。蓄电池的电压低于12伏时,这块蓄电池基本上就该寿终正寝了。事实上,每一块蓄电池快要辞世的时候,提前两周甚至个把月,就会出现一些预兆,具体表现形式是:启动不够干脆,有点儿拖泥带水的感觉。我曾实验过,从第一次出现上述征兆,到蓄电池完全不能启动车辆,历经了六个星期(秋季—冬季),如果在非冬季,时间应该拖得更长些。但有的时候,汽车无法发动并非由于电力不足导致,一位修理工告诉我,曾有位车主把挡位放在了N挡,发动不了车(有些车型可以发动),于是打电话叫救援,白白花了100块钱。想知道蓄电池的电力有多少,用电压表测量比较准确,如果没有电压表,按一下喇叭,如果声音清脆,基本上也可以认定蓄电池还有较为充裕的电力。启动机运转,但发动机发动不起来,对于汽油机来说,只需要检查两个因素——油和电。因为,这是发动机工作的两个基本要素。对于部分车型来说,可以通过拔下高压线,接上备用火花塞的方式检查有没有高压电(负极搭铁,另一人启动马达,正常的话,火花塞应该跳火),但如果高压线圈位于火花塞顶部,用这种方式的话还得先拆下高压线圈,有点儿麻烦,而且还得有相应的工具(随车工具有可能不够)。油的检查可以掀开后排座,打开塑料盖,看看汽油泵接线处有没有烧糊的迹象。或者在启动马达时,摸摸汽油泵是否有微弱的震动。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有可能是汽油泵不工作,发动机没有油,自然无法启动。怠速爱熄火现在的汽车,在进气道、排气管、水箱等处,均安装有传感器,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送来的数据,决定空气与燃油的比例,只要比例合适,发动机自然会平稳地运转。但是,传感器由于某种原因,采集不到正确的数据,控制单元也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怠速不稳、时常熄火,就是这样造成的。检查各个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的过程虽然不难,但由于缺乏原车数据和万用表,多数车主无法做到。对此,车主只能做到尽量避免,第一,每次加油时,注意对加油站的选择;第二,手动挡车型尽量避免在高挡位的状态下低速行驶(自动挡车型可以放在S挡或低速挡,目的是提高发动机转速。);第三,尽量避免经常性地短距离驾驶。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上述故障有时是由于驾驶者使用方式欠佳所导致的,最常见的是积碳。在气门、喷油嘴、节气门等处,如果积碳过多或杂质过多,就有可能造成怠速不稳、容易熄火。对于经常短距离行驶或驾驶方式欠佳的朋友来说,用不了2万千米,就有可能出现积碳,并达到必须清洗的地步。可如果没有这两个不足,12万千米无需清洗积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行驶时有异响汽车有异响,是个复杂的话题,简单归纳的话,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动力系统的异响;第二是底盘异响;第三是内饰异响。内饰异响很好判断,如果是新车,有可能是塑料件精度不够,或者是组装时有瑕疵所导致。如果是在用车,有可能是某个卡子松动导致。因为,汽车内所有的内饰板都是依靠背后的卡扣固定,卡扣是塑料制品,日久天长有可能松动,从而出现异响。动力系统与底盘异响,可以在行车过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入空挡滑行,如果是底盘异响,比如某个轴承有故障,此时异响会依旧存在,其声音很好判断,是较为低沉的“隆隆”声;如果推入空挡后异响消失或明显减弱,十有八九是动力系统的异响。底盘异响出现的概率比较低,最常见的是轴承(位于车轮处),轴承是非常耐用的部件,但也不排除由于密封不严杂质进入,导致异常磨损。更换轴承很容易,半个小时都用不了,但必须得有相应的工具。动力系统出现异响,主要是金属声或非金属声,前者可能出自于缸体内部,比如敲缸;后者可能出自于发动机外围,比如皮带。其中,皮带造成的异响较为多见,技术含量不高的汽车,由于没有皮带张紧器,如果皮带过紧或过松,都有可能造成异响。上述几个故障,多数车主自己不会修理,只能开到修理厂或4S店,进行检修。当车速加大的某一区间,如果感觉方向盘微微颤动,最大的可能,是轮胎动平衡失准,其次是前轮定位有可能失准,或者是方向机磨损、胶套失效
甄祥皓
5.0
/
已服务车主
3400
擅长:
点击咨询他
安全第一 千万别在高速上干这10件事安全第一 千万别在高速上干这10件事 1、高速超速虽然叫做高速公路但并不是没有速度限制,有些车主把高速公路当成了飙速的赛道。汽车速度越快,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一旦碰到突发 情况,汽车很难被刹住车,即使是高端跑车安全性也很难保障。2、疲劳驾驶驾驶疲劳主要是神经和感觉器官的疲劳,以及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肢体疲劳。驾驶人长时间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动作受到一定限制,注意力高度集中,忙于判断车外刺激信息,精神状态高度紧张,从而出现眼睛模糊、腰酸背痛、反应迟钝、驾驶不灵活等疲劳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很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3、不放三角警示牌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故障必须停车检查,在贴右侧应急车道停车的同时,还要打开双闪灯以及在车后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如果等待救援车辆的话,人一定要站到右侧护栏的外面,千万不要站在车边围观,更不能坐在车里。4、高速开车打手机开车接打手机甚至玩手机本就是不对的行为,更何况在高速状态行驶下。扣分罚款都只是小事,一旦车主的一个不经意,就会酿成不必要的悲剧。5、匝道直入行车道入匝道口后是加速车道,出口处匝道紧接在减速车道。匝道内车速要求低于40km/h,加速车道内应加速至60km/h。驾车从匝道进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应尽快将车速加到60km/h以上,仔细观察道路情况选择适合的机会进入行车道。6、随便占用应急车道高速公路硬路肩也被称为应急车道,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车辆占用,车道是发生突发事件造成交通拥堵时,执行抢险救护任务车辆通行的“生命通道”。但还有一些司机因为各种情况占用车道,将应急车道视为超车道、停车区甚至是休息区,以致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呼吁大家文明驾驶。7、高速公路跟大车高速上大货车或公交车体积较大,往往会挡住司机的视线,造成司机开车时很难判断前车车速,当前面大车有突发 情况时,后面的车辆很难有效的刹车,一不小心就钻到车底。大货车一般拉的货物比较多,在后面跟车有突发货物掉落很难躲避。8、高速行车乱试功能高速行车时有些车主会尝试汽车新功能,一些与汽车行车相关的按钮或着功能没问题,如汽车开运动模式、调动悬架什么的,但是千万不要尝试一些紧急情况才能使用的功能如手刹制动。一般轿车的手刹左右制动力并不完全相同,高速拉手刹汽车容易失控,所以高速行车时千万别乱尝试。9、上高速前不检查上高速前一定要检查车辆的轮胎、刹车,以及仪表盘上是否有故障提示,以保证在行车中不会出现故障。在高速上汽车发生故障,不但耽误车主时间还影响行车安全,很有可能也会给道路上其它行驶车辆带来安全隐患。10、夜间行车夜晚导致司机视野不好,而且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原因也极容易驾驶疲劳。一般高速晚上大货车也特别多,晚上行车很多车主开车速度往往非常快,车主在潜意识的状态下,也会不自觉的加快车速。再加上视觉影响、疲劳影响往往不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事故,所以尽量避免夜间行车。小编总结说了那么多,小编无非就是要强调4个字:注意安全。自驾出行本是件开心之事,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不经意与不在乎而导致不必要的后果。
张延强
2.5
/
已服务车主
6136
擅长:
点击咨询他
查看更多
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哪个好
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哪个好?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身结构的选择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作为两种常见的车身结构方式,各自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那么,究竟哪种车身结构更好呢?承载式车身
2023-08-31
怎么知道是全进还是半进,怎么知道是全进还是半进在线
在汽车制造领域,存在两种通常的车身构造方式:全进式和半进式。这两种车身构造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引擎与车身的集成情况。全进式车身是指车身与引擎一体化,引擎完全进入车身内,同时一些关键构件也随之进入车身内。而半进式车身则是指引擎仅一部分进入车身内
2023-05-05
知识普及:SUV与越野车到底有什么区别,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SUV翻译过来是运动型多功能车,它不同于越野车,它更适合在铺装路面上行驶,而越野车更适合在非铺装路面上行驶,但是有些人会将这两个概念混淆,那么它们到底是有什么区别呢? 最佳越野车:丰田普拉多 SUV车型开拓者:本田CRV 1、SUV的特
2017-07-23
越野车一般采用什么车身设计
非承载式车身
2022-01-23
汽车的四类车架,从平民轿车一直到超级跑车
对于汽车我们很自然的将它联想成人,如发动机就像人的心脏、车轮像人的四肢而汽车车架就犹如人身体上的骨骼一般支撑着身体。车架的作用是承受载荷,包括汽车自身零部件的重量和行驶时所受的冲击、扭曲、惯性力等。目
2015-09-06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不知该选谁?它们俩到底有何不同?
说到承载和非承载式车身,无论是有车一族还是准备购车的人可能都不完全了解它们,很多人在选车购车时基本都会忽略掉这一点,因为对于大多数购买家用车的朋友来说更在意动力空间等等,如果是长期越野的朋友可能会对承载和非承载车身有所考虑。那到底什么是承载
2016-10-24
比亚迪新品牌正式定名
比亚迪新品牌正式定名比亚迪(BYD)近日宣布,旗下新品牌正式定名为“腾势(Tengshi)”。这个新品牌的推出标志着比亚迪进一步拓展自己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腾势:勇往直前“腾势”这个新品牌名称寓意着比亚迪的雄心壮志和决心。腾,表示向
2024-01-18
比亚迪腾势n7
比亚迪腾势n7:引领未来的豪华电动汽车作为一家专注于电动车领域的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其最新推出的腾势n7车型,不仅是比亚迪在豪华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突破,更是对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全新探索。高端豪华
2024-01-09
2021上海车展比亚迪展台
【2021上海车展比亚迪展台】比亚迪:引领未来出行随着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的临近,汽车行业内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这一盛会上。作为一家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比亚迪展台注定会成为车展的焦点。比亚迪展台将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独特的设计理
2024-01-18
比亚迪车展照片
比亚迪车展照片:揭示未来汽车科技的魅力在最新的汽车展览中,比亚迪(BYD)的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比亚迪作为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展示了其最新的车型和创新技术,照片中展现出的场景令人瞩目。汽车未来的趋势比亚迪展示的车型体现了未来
2024-02-22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