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不常用电瓶怎么维护
崔志强
4.9
/ 已服务车主
5009
擅长:
起亚 现代 荣威
向我咨询
电池也是电池,汽车电池是汽车的关键电力储存装置,在汽车停止时提供电力需求。大多数新车的电池可以用很长时间(4年以上),但接下来要更换的电池必须缩短距离。 汽车电池的维护需要区分什么类型?传统汽车使用铅...

电池也是电池,汽车电池是汽车的关键电力储存装置,在汽车停止时提供电力需求。

大多数新车的电池可以用很长时间(4年以上),但接下来要更换的电池必须缩短距离。

汽车电池的维护需要区分什么类型?

传统汽车使用铅酸蓄电池,这种类型的电池细小,包括两种,分别为加水型和免维护保护型,不同类型的蓄电池维护方法和检测时间不同。

加水型电池的维护方法:

电池结构由正、负极板、电解液和隔板组成,极板由含铅氧化物组成,电解液为稀硫酸水溶液。 这种类型的电池在外壳上有盛放液体的孔盖,如果电解液消耗量太大,可以通过这个孔添加电解液。

加水型电池的优点是输出电压稳定,成本低。 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要经常添加电解液,观察液位,每公斤的电能储存量比免维护电池少。

这种类型电池的维护方法如下:

检测电解液液位和密度:提倡在汽车运行3000公里或1个月后,开展电解液液位和密度的检测。

常规电解液密度因季节和气候而异,夏季电解液密度为1.28g/cm,冬季电解液密度为1.29-1.30g/cm,电解液密度反映电池中水与硫酸的比例。

保持电池柱干净:装了水的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可能会因汽车运转时的振动而泄漏,需要清洁电池柱。

免维护型电池的维护方法:

免维护电池由于结构密闭,电解液的损失小。 免维护电池观察孔的颜色可以确认电池的状态,大部分绿色表示电量正常,不需要充电,黑色表示需要充电,充电可以用小型充电机充电;白色代表电池需要更换。

检测电池容量:免维护电池必须定期维持电池容量。

检测电池电压:提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电池电压,电压低于12.5V时,必须立即给电池充电。否则会引起充电困难。

长期停车的车辆,建议每两个月很少发动,怠速运转发动机3-5分钟为电池充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汽车油耗怎么看仪表盘上
1如何看待一辆车的油耗?仪表盘油耗是每个车主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很多车主在买车之初就已经想过一辆车需要多少油耗,但是真正提车之后才发现根本无法测量。你觉得这辆车的油耗怎么样?透过仪表盘能看到吗?你怎么看待汽车油耗?新车的发动机动力一般比较
黄长春
汽修字典
汽车仪表盘怎么看油耗,汽车仪表盘怎么看油耗图片
汽车仪表盘的油耗显示是很多车主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油耗不仅影响了日常开车的成本,同时也与环保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看汽车仪表盘的油耗以及相应的图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仪表盘上油耗显示的含义。一般来说,汽车仪表盘上的油耗显示
黄长春
汽车知识
仪表盘怎么看汽车油耗?
1仪表盘怎么看汽车油耗?看仪表盘平均油耗,除以总燃油里程;看,瞬时油耗是踩油门两秒内的平均油耗。以下是降低油耗的具体方法:3360轻踩油门。汽车低速起步时,是油耗的峰值区域。起步时轻踩油门,防止车速过高,有效降低油耗。避免高速行驶:尽可能避
骆守喜
汽修字典
汽车仪表盘油耗怎么看
1如何看待汽车仪表盘油耗?检查汽车仪表板油耗的方法很简单。行车电脑会直接在仪表盘的显示屏上显示汽车的油耗。如果没有,你可以通过调节方向盘上的按钮找到油耗菜单。不仅有综合油耗,还有瞬时油耗。截至2019年8月,市面上汽车剩余燃油的显示方式有两
骆守喜
汽修字典
怎么在仪表盘上看油耗?
这个只能根据你跑的公里当时的油价格去计算,仪表上显示的也不是最精准的,高速和市区时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在长途的情况下,把油箱加满,然后跑100公里左右或者200公里,整数好计算,去在把油箱加满,比如跑了100公里加50元油,就是5毛钱一公里
黄长春
专家讲堂
汽车仪表盘怎么看油耗
1如何看待一个汽车仪表盘的油耗?检查仪表盘油耗的方法很简单。车载电脑会在仪表盘的显示屏上直接显示汽车的油耗。如果没有,可以用方向盘上的按键找到油耗菜单查看,不仅有综合油耗,还有瞬时油耗。截至2019年8月,市面上显示汽车剩余燃油的方式有两种
陈凯楠
汽修字典
汽车仪表盘怎么看
1你怎么看待汽车仪表盘?一般有车速表、转速表、油压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冷却液液位警示灯、燃油量指示灯、清洗器液位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近光调光指示灯、变速器档位指示灯、ABS指示灯、驱动力控制指示灯、SRS警示灯。车辆仪表板可以反映
陈凯楠
汽修字典
汽车油量表怎么看
1你对汽车燃油表有什么看法?汽车燃油表是汽车电器仪表中的一个指示器,起着指示和报警的作用。它的结构大多是通过浮子将油箱中的油位转换成电信号,使油表有相应的指示。那么,你觉得汽车燃油表怎么样?汽车燃油表一般有两种,指针式燃油表和数字式燃油表。
黄长春
汽修字典
Copyright©2005-2023 汽车大师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10411号
扫码加好友咨询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