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大师手机版 联系我们

对方全责车修好后怎么处理
展开

曾旺
4.9
/
已服务车主
7332
擅长:
问题没解决,没看懂?来问我吧
咨询
如果对方全责的话,修车之前就应该打电话报保险。就是打对方的保险公司定损。然后定完损以后,他们有的可以直接向4s店。如果说不可以直接向4s店付款的话,修完车以后您可以要求车主过来付款垫付。
mechanic_avatar
你好
mechanic_avatar
如果对方全责的话,修车之前就应该打电话报保险。就是打对方的保险公司定损。然后定完损以后,他们有的可以直接向4s店。如果说不可以直接向4s店付款的话,修完车以后您可以要求车主过来付款垫付。
mechanic_avatar
如果说他没有保险的话,您需要打电话让他过来付款。付完款你就直接开车走就可以了。
mechanic_avatar
修车后有折旧费
mechanic_avatar
和误工费吗
mechanic_avatar
你好
mechanic_avatar
修好后有折旧费和误工费吗
mechanic_avatar
你G好
mechanic_avatar
这个折旧费和误工费是不在保险费的服务范围。
mechanic_avatar
除非您的那个是很很贵的车。或者说是才买几个月的新车。那样的话,您可以跟车主协商处理。
小贴士:该回复还有
3条
对话,点击查看更多,查看全部对话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开车被对方车撞了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怎么处理被对方车撞的车?1.全责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会指定定损中心(除非有人受伤,不需要向交警报案。就算交警来了也不会给你单子,或者让你去定损中心)。2.双方一起去定损中心。如果所有保险公司都有定损员一起工作,填写一份责任书,然后请
2019-08-16
别人撞我车了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如果别人撞了我的车,对方全责怎么处理。让责任方直接修理机动车,并根据相关法律进行一定的赔偿。双方可以和交通管理部门协商,然后签订协议。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不要私自处理,后期容易造成事故。当车辆被撞时,你能移动它吗?当机动车在路上被人撞了
2019-09-18
两车碰撞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两车相撞,受害人受到的人身伤害如何处理?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因误工减少的医疗费用和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等。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因生活需要增加支出的必要费用和因丧失
2019-08-16
车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 .车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的,如何处理对方全责,自身损失由全责方承担。双方都需要在事故现场拨打110。通常拨打110后,交警会给出两种处理方案:轻微事故双方可以在24小时内到理赔中心进行定损;交警勘查现场,出具事故认定书,然后去修理厂定损。
2019-08-02
开车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如何处理驾驶方全责和交通方全责?如果需要报警,交警会在现场出具责任认定书。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赔偿问题,而且必须是在赔偿损失明确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交警调解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处理。官司比较复杂,完全可以找律师处理。法律依据:《中
2019-08-16
出车祸后对方全责怎样处理赔偿
第一笔赔偿是:误工费。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车主赶着上班,肯定会影响车主的正常工作时间。一般车主会因为各种事务迟到,迟到会被罚款。请假也会影响当月全勤奖和奖金计算,所以这笔费用可以正常报销。有些车主会选择直接投保。虽然这样确实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022-05-11
对方全责无保险理赔怎么处理
1.没有保险对方全责怎么处理?1.对方车辆未投保:如果对方的车刚买,但恰好和你发生了事故,但对方司机不赔你或者没有赔偿能力,你可以先向你的保险公司申请赔偿你的维修费用,然后保险公司会代位向事故方进行赔偿。代位求偿权是指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第三者
2020-10-27
没有交强险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无强制保险如何处理对方全责的法律分析:对方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在事发地起诉,要求肇事者承担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可以在诉讼中进行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要求进一步赔偿。法
2019-08-26
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1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处理对方全责法律分析: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对方全责,则按照损失向对方主张赔偿,全责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会在限额内先行赔付,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勘查现场,然后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怎么补偿,
2019-08-30
交通事故对方电瓶车全责不来处理怎么办
1交通事故如果对方电瓶车全责如何处理?当对方对电动车交通事故负全责,经多次协商仍拒绝赔偿时,可以认为没有和解或调解的可能。此时,受害人应及时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方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19-08-10
查看更多
微信扫码前往小程序咨询,体验更佳